长久以来,烟草税(注1)一直是中国国内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,中国人吸烟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,虽然中国官方部门及有关组织一直努力让国民遏制吸烟的习惯,甚至不惜做出取消室内吸烟室和及加大处罚随地吸烟的严苛措施,但是这些行动并没有带来有效的结果,中国2015年的成年吸烟者人数较2010年增加了1500万,而且他们平均每天几乎抽一包烟。
1中国烟民数量达到创纪录的拥有3.16亿
另外来自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:基于对超过1.5万名15岁以上人士的调查,27.7%的中国人抽烟。52.1%的中国男性抽烟,仅有2.7%的中国女性吸烟。与美国相比,2014年,美国有16.8%的成年人吸烟,男性和女性的吸烟率非常接近。中国人的吸烟比率与2010年几乎相同,但是15岁以上的烟民比例增长,该研究推算出中国现在有3.16亿烟民,这是一个新的记录,中国的烟民数量并没有因有关部门的遏制而出现明显下降。
2“史上最严”控烟条例一刀切 引发矛盾
最近推行的号称史上最严控烟条例又将这一矛盾给推到风口浪尖上,实行“史上最严”控烟条例后,诸多的烟民,尤其是男性旅客对此表示不能理解。“不能抽烟实在很难熬。一般旅客都会提前到机场,国内航班提前1小时,国际航班提前2小时,进入隔离区后,不能抽烟你让我们这段时间怎么过?”昨日,一位乘坐航班的旅客说。首都机场的原有吸烟区是个封闭的屋子,内设座椅、排风扇和类似于车载打火机的点烟器,玻璃门一关,外面很难闻到烟味。另外,国际转机的旅客对此意见很大,一般来说国际中转的时间比较长,等待四五个小时很普遍,隔离区内的吸烟室关闭,会让“老烟枪”们很难熬。机场、火车站是个特殊的地方,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区别对待,设立一两个吸烟室,不会影响他人,也能满足部分烟民的需求。
3吸烟室的去留一直是困扰各个国家的难题
美国盐湖城国际机场发言人比安卡·施里夫称,目前的计划是继续保留吸烟室,作为那些在盐湖城国际机场进行转机的吸烟者的一项福利。她说:“这些吸烟室不仅将吸烟者与非吸烟者隔离,还能够防止那些需要进行短暂转机的吸烟者在非吸烟区域内吸烟。”
亚特兰大国际机场的12个吸烟休息室一开始是由烟草公司菲利普·莫里斯出资并在199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前建成的。亚特兰大国际机场发言人安德鲁·戈贝 尔称:“我们的许多旅客仍然在使用这些吸烟休息室,目前没有关闭它们的计划。”戈贝尔表示,如果亚特兰大国际机场实施禁烟政策,那些“偷偷地在机场洗手间 里吸烟”的人,可能会让其他机场旅客受到二手烟的侵害。他说:“无烟政策还会将吸烟者逼到航站楼外面,在他们重新进入安全区域时,会进一步加重安检负担。”
俄罗斯国家杜马健康保护委员会主席谢尔盖·卡拉什尼科夫介绍称,在近期提议的30多项法令中有关于加强烟草禁止的,也有放宽烟草管制的。比如,允许在机场和车站设置吸烟室便是对这一法令的放宽。不过,俄联邦卫生部副部长德米特里·科斯坚尼科夫曾表示,卫生部反对在机场恢复吸烟区。
4两会代表姜明:公共场所禁烟要以人为本 不能一刀切
从当前实施的禁烟令来看,强制性的要求在公共场所禁烟,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烟民的抽烟行为,反而使得包括卫生间,走廊甚至会议室等公共场所都成为吸烟的场所,并且让不吸烟者深受其害。政策能否贯彻下去一定是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问题,而不能见到的搞一刀切。政策的实施并不难,一定要以人为本。
杜绝在公共场所吸烟问题,其实很简单,只要在各大商场、写字楼、办公区域、宾馆酒店的各个楼层设置专门的吸烟室就能解决很多问题。禁烟令是要坚决制止随处抽烟的行为,而吸烟室的设置又充分照顾到烟民的需求,可谓是一举两得。
注1:烟草税是为了限制和减少烟草及其制品生产与消费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,世界各国普遍对烟草及其制品都征收体现政府“寓禁于征”调控意图的“烟草消费税”或类似性质的烟草特别税。